第一卷 黄巾之乱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军情-《重生东汉末年》


    第(3/3)页

    太平道虽将阳翟县团团围住,然中军大营却在东门处,此处非但开阔平坦,便于大军团展开作战。更是靠近颍水,只要有足够的船只和人力,既方便运送粮草,又便于运兵或是撤军。非但如此,阳翟城北皆为深山老林,从林中砍伐树木后,置于颍水之中,原木顺流而下,便可作为制作攻城器械之原料。如今,就有几千人在城北山中伐木。这几日太平道未曾攻城,想必便是因为要制作攻城器械。

    非但如此,颍水中颇多鱼虾,山中野兽亦多,正可以济军粮之不足,实在是一举多得。

    虽然尚不知晓颍川太平道为何突然提前举事,前来围攻阳翟,可郭斌不得不佩服对方时机把握之精准,布置之巧妙。

    郭斌进京的消息,天下共知,他得任骑都尉并统领越骑营的消息,亦是以明诏颁发天下。因此可以说,正常情况下郭斌在短期内是不会返回阳翟县的。郭斌在阳翟县的威望和号召力强大到无法想象,他若在城内,便是再来十万大军亦不一定能将阳翟城攻克。因此,若要拿下处于颍川郡大后方的阳翟县,此时便是最佳的时机。

    况且阳翟县地处偏僻,消息传送本就不够便捷,只要将阳翟县围个严严实实,并将消息严密封锁。待到阳翟陷落的消息传到京城,黄花菜都凉了。再加上此时已过二月中旬,只要将消息拖到三月份,便是朝廷知道了亦无妨了。届时天下太平道同时举事,谁还有闲心理会小小的阳翟县?

    由此可以看出,太平道从来没有放过将阳翟县当做颍川郡黄巾军后方基地的部署。想也知道,谁都不想腹背受敌,两面作战,阳翟县一日不能攻克,颍川郡的黄巾军便一日如芒在背,睡不安枕。

    不过,佩服归佩服,郭斌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以少胜多,将阳翟县的黄巾军赶出去,乃至全歼之。

    计算一下双方力量对比,黄巾军围困伏龙山庄的有近万人,再加上围困阳翟县城的两万,也就是说敌方共有约三万人。

    再看郭斌一方,伏龙山庄有五百半脱产的军士,阳翟县城有一千人,越骑营有一千一百人,跟随郭斌进京的一百特种士兵归队后,共有三百特种士兵。因此,满打满算,郭斌目前所用的军力只有两千九百人,人数为黄巾军的十分之一还不到。

    而伏龙山庄中的五百军士与阳翟城内的一千军士因为要分别防御各处,不能调动,郭斌剩下的便只有越骑营的一千一百人加上三百特种士兵了。当然,优势并不是没有,那便是郭斌回援迅捷,敌军目前并不知道郭斌已经回到阳翟。而且他们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是:不管是伏龙山庄还是阳翟县城,都可以信鸽传递信息,郭斌可以随时了解城内情况,并联合城内作战。

      


    第(3/3)页